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二环节:自主探究问题二活动内容:在学生的疑问处提出问题:你能找到关于102、112、122、132、142这五个数之间的等式
吗?得到等式102112122132142之后你的猜想是什么?根据猜想继续找五个连续整数,使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在难以找到的情况下,归结为方程去解决。活动目的:上述问题直接给出方程没有说服力,所以先让学生猜想。学生得到的猜想是:是否还
存在五个连续整数,使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然后让学生根据猜想继续找这样的五个连续整数,在难以找到的情况下,促使学生想办法归结为方程去解决。
教学要求与效果:找到等式102112122132142之后的猜想不同。再找五个连续整数,使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部分学生有困难,寻找的方式也有不同。有的同学采取代入特殊值一个一个去试一试,有的同学直接归结为方程去解决。首先,“我”巡视那些无从下手的学生,问:需要我的帮助吗?然后给予必要的指导。然后巡视那些已经解决问题的同学,给予适当的鼓励。关注学生在探索发现归纳的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予鼓励、指导。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课上到这儿达到一个小高潮。
第三环节:自主探究问题三
活动内容:
如图,一个长为10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
离为8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m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8
m
2
f活动目的:通过前两个环节的学习,直接让学生设未知数,列出适合条件的方程。活动的实际效果: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一生结合图示分析题意,这样等量关系就会浮出水面。由于有了前两个环节作铺垫,学生自然地设梯子底端滑动Xm,从而列出方程,问题解决得很顺畅。
第四环节:总结归纳活动内容: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结合上面三个问题得到的三个方程,观察它们的共同点,得
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各部分的名称。活动目的:关注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
解。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基本能识别一元二次方程及各个部分。
第五环节:学以致用活动内容:1、把方程3x+22=4x-3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
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2.从前有一天,一个醉汉拿着竹竿进屋,横拿竖拿都进不去,横着比门框宽4尺,竖
着比门框高2尺,另一个醉汉教他沿着门的两个对角斜着拿竿,这个醉汉一试,不多不少刚好进去了.你知道竹竿有多长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