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地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是高考考查中最为常见的图形,对于最基本的图形,学生大多都能较好地判读,但对于特殊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下面简要分析一下特殊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1、冲积扇等高线地形图
升降运动,再加之自然风化与崩塌造成的,在中学阶段一般三者不作具体的区分。陡崖等高线地形图表现为在陡崖处等高线非常密集,但不会重叠相交。绝壁(断崖)等高线地形图表现为多条等高线重叠相交,常用锯齿状陡崖符号表示出来。悬崖等高线地形图表现为等高线密集,且因悬崖海拔高处向外倾斜,在等高线图上高处的等高线覆盖了地处的等高线图。
估算断崖的高度问题:首先读出等高距、断崖处相交的等高线条数以及与断崖相交处海拔最低和最高等高线的海拔高度。后用公式计算以下三个问题:(若假设等高距为d,崖断相交处的等高线条数为
,与断崖相交的等高线最低值为H低,最高值为H高)①断崖底部的高度(海拔高度)H底,则(H低-d)H底≤H低②断崖顶部的高度H顶,则H高H顶≤(H高d)③断崖的相对高度△H,其公式为:(
一1)d≤△H(
1)d
冲积扇是河流(山间洪流)在出山口处因洪流流速减小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冲积扇的地面由扇顶到扇缘坡度由陡变缓,扇体之间为较大的干河床,扇体表面往往被砾石覆盖。一般情况下,在冲积扇底部的平缓河谷中有常年河。冲积扇的等高线多呈圆弧形,并上密下疏。等高线通过干河床时多为“V”字形。
2、鞍部等高线地形图:鞍部是位于两座相连山脉中间部位,地势较为低平,形似马鞍的地貌。又称作垭口、
关隘、山口。在山区常常是道路经过的地方。等高线图表现为处在一对山脊线和一对山谷线的中间部位。相对一对山脊而言,鞍部是最低点,而相对一对山谷而言,鞍部是最高点。如图中鞍部海拔高度75m~80m之间。
4、风蚀蘑菇等高线地形图:风蚀蘑菇是由风蚀柱演变而成的。风蚀柱主要发育在垂直节理发育的基岩地区,经
过长期的风蚀,形成孤立的柱状岩石,称为风蚀柱。由于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强烈。如再加上基岩岩性的差异,风蚀柱常被蚀成顶部大,基部小,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