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记忆是人脑经过一段时间后对过去的学习、经历在头脑或行动中再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应该说良好记忆能力的具备,不仅有先天遗传的因素,更有后天的开发。遗传我们无法改变,但开发后天的潜能却可以做到。生物学是一门特殊的自然科学,它不但有理工科逻辑推理方面的内容,而且还有需要记忆的人文学科方面的内容,所以在生物教学方面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记忆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一、激发学习兴趣杨振宁曾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有了兴趣以后,就可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学生对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学习就能提高。集中注意力对提高记忆水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首先,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导入新课对课堂的成功与否非常重要。在讲伴性遗传时,以英国皇族趣闻作为引言:历史上最著名的血友病的携带者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皇。她的长子患血友病早亡,另一子爱德华七世健康正常。她的两个女儿都是血友病的携带者。而她的一个外孙女与尼古拉二世结婚,其独子也是血友病患者。另一外孙女嫁到西班牙也给那儿带去了血友病。趣闻讲完了,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是女皇的儿子有表现型正常的,有患病的为什么英皇族的血友病会传到俄国和西班牙这样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然后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入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学生注意力集中了。讲完伴性遗传的知识后,学生对前面的问题就能解释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二,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加以渲染,烘托气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植物细胞工程中有一幅“绿色小奶牛”的异想天开漫画插图。在导入新课中,我先让学生看这幅图,学生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紧接着再将课题引入。而这类有趣的插图在我们新教材中有很多的体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习生物的兴趣就更浓了,这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其三,从基础知识的实用方面人手。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在教学中遇到一些重点章节,一开始就展示历届高考出现的题目,让学生明确这一章节的重要性。这种方法开宗明义使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到学习这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同哪些章节有联系。学生认为所学的知识重要了,注意力就集中了,讲述课文时,学生的兴趣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