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RFID技术开发的成本对于建设智能物流道路来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一道墙,尽管RFID技术有很多优势,但提到RFID应用是很多人会有疑问,那就是谁来为RFID买单?“以RFID标签开发为例,当前可以实现远距离扫描的标签每个成本要1美元或更多,一个解读器成本大约为1000美元甚至更多,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成本还包括接收设备、系统集成、计算机通讯、数据处理平台等综合系统的建设等。这对低利润率的物流产业可谓是难堪重负。业界预计,只有当标签成本将降低到5美分左右才可能得到大范围的应用。”1所以在我国
2
f物联网概论论文
RFID的推广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要实现智能物流的道路还任重道远。
2难以形成统一的业界标准
物联网是一个多设备、多网络、多应用、互联互通、互相融合的一个大网,相关的接口、通信协议都需要有统一标准来指引。整体上来看,由于各行业应用特点及用户需求不同,国内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规范,这成为了物联网发展的最大障碍。标准的研究一是要有权威性、而是要有应用性、要被行业接受,应用才能成为事实标准,还要与国际标准的自主合作体系和知识产权。但这些对于我国来说都还没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
就目前而言美国、欧洲基本实现了物流工具和设施的统一标准如托盘采用1000mm×1200mm标准、集装箱的几种统一规格及条码技术等大大降低了系统运转难度。在物流信息交换技术方面欧洲各国不仅实现企业内部的标准化而且也实现了企业之间及欧洲统一市场的标准化这就使各国之间的系统交流更简单、更具效率。韩国产业资源部正在起草的物流发展五年计划提出了推行物流设施的标准化问题。所以我们国家可以效仿一些国家的有用经验来发展我国的物流业。
3智能物流的安全隐患
来自恩智浦(非接触智能卡)经典芯片被破解事件后,荷兰研究员揭露,伦敦Oyster旅游智能卡用的类似的晶片族也有安全漏洞,而其所采用的MifareClassic晶片组在研究员的实验中安全防护“完全无效”,此事件后业界开始对RFID技术安全性进行议论激烈的讨论,而且目前尚未有完全有效的方法来杜绝“破解”“克隆”等非法手段。信息一旦泄漏,不仅会涉个人隐私问题,甚至波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安全、企业机密。3
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系统的开放性和安全性会存在矛盾性,而这个矛盾在传统的情况下是如何平衡的呢?而在当今乃至未来的情况下又该怎样去平衡?这些变化与发展制约着整个系统开放性的发展。而现阶段要解决安全的问题,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