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导暗光觉,只能区别明暗、而无色觉。(视感杆细胞所含的感光物质为视紫红质)1、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其代谢视紫红质的分子量约为
2728kd,是一种与结合蛋白质,由一分子称为视蛋白的蛋白质和一分子称为视黄醛的生色基团所组成。视黄醛由维生素A变来,后者是一种不饱和醇,在体内一种酶的作用下可氧
f化成视黄醛。
(四)、与视觉有关的其它现象
暗适应和明适应
1明适应稍等
1概念:当人从暗处突然进入光亮片刻才能恢复视觉,这个现象称
处时,最初只有耀眼光亮而视物不清,为明适应。
(2)机制:明适应约1分钟即可完成。
耀眼的光感主要是由于在暗处合成的大量视紫红质,在亮处迅速分解所致。只有当大量视紫红质迅速分解之后,视锥色素才能在光亮处感光。2暗适应1概念:人从
亮处突然进入暗处,最初看不清任何物体,经过一定时间逐渐恢复暗光视觉的现象,称为暗适应。2机制:与在暗处视网膜中感光色素合成增强有关;第一阶段(开始的7分钟内)主要与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合成量增加有关;第二阶段(在67分钟后到20分钟左右)与视杆细胞中的视紫红质的合成逐渐增加有关。(二)视野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一点
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三)视力视觉器官对物体形态的精细辨别能力。一、眼的解剖(一)眼球壁1、眼球纤维膜即外膜(1)角膜角膜反射(2)巩膜巩
膜筛板角膜巩膜巩膜静脉窦2、眼球血管膜即中膜(1)脉络膜脉络膜(2)睫状体:睫状突、睫状环、睫状肌睫状体(3)虹膜:瞳孔、瞳孔括约肌、瞳孔开大
肌虹膜眼前房眼后房虹膜角膜角3、眼球内(感觉)即视网膜视网膜视部盲部睫膜状体部虹膜部睫状环睫状突睫状小带睫状肌虹膜角膜角巩膜静脉窦瞳孔括约肌瞳孔开大肌虹膜角膜角隙外层色素部内层神经部视网膜的三层细胞感光(盲
细胞层双极细胞层神经节细胞层
视神经盘(视神经乳头)
点)黄斑中央凹视神经盘神经节细胞的轴突组成视神经视神经起始处称视神经盘(视神经乳头),此处无感光细胞,故称为盲点。视网膜中心卵圆形黄色小点称为黄斑黄斑中央下陷称谓中央凹(二)眼球的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它们和角膜一样透明而无血管分布,共同构成了眼的屈光系统。1、眼球房和房水睫状体产生眼球后
房瞳孔眼球前房虹膜角膜角巩膜静脉窦睫前静脉眼静脉作用屈光营养角膜、晶状体维持眼压2、晶状体位置和作用晶状体囊晶状体皮质晶状体核睫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