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K促释放因素:1有效循环血量↓2血Na降低3血K增高心房利钠肽(ANF)作用:1)减少肾素分泌2)拮抗血管紧张素缩血管作用3)抑制醛固酮的分泌4)拮抗醛固酮的保钠作用。促释放因素:血容量增加第二节水、钠代谢紊乱一、脱水Dehydratio
概念:多种原因引起的体液容量明显减少2体重,并出现一系列机能、代谢变化的病理过程。一低渗性脱水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特征:失盐大于失水,血钠小于130mmolL血浆渗透压小于280mmolL。原因和机制肾内或肾外丢失大量的液体或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后处理措施不当所致。1、肾外丢失(1)经消化道和皮肤失液2液体在第三间隙积聚2、经肾丢失(1)长期使用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等,抑制髓袢升支对Na的重吸收(2)肾实质性疾病(3)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二高渗性脱水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f特点:失水大于失钠,血浆渗透压大于310mmolL,血钠高于150mmolL的脱水。原因:失水过多加上饮水不足。二、水肿Edema(一)概念1、水肿: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称为水肿。2、积水:液体在体腔内过多积聚。3、细胞水肿:细胞内液积聚增多(二)水肿的发病机制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组织液生成↑)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水、钠潴留)(三)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最常见的全身性水肿是心性、肾性和肝性水肿。心性水肿,首先出现在下垂部位,立位时以下肢尤以足踝部最早出现且较明显,然后向上扩展。肾性水肿则先表现于眼睑或面部水肿,然后向下扩展。肝性水肿以腹水最显著,而躯体部则不明显。与以上特点有关的因素:1、重力效应2组织结构特点3、局部血流动力学因素第三节钾代谢障碍一、正常钾代谢血浆钾:3555mmolL钾生理作用:维持细胞新陈代谢;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及心脏正常功能;维持细胞渗透压及酸碱平衡钾平衡1.来源:食物2去路:肾脏排泄(90)-主要部位:远曲小管、集合管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二、钾代谢紊乱低钾血症(一)概念血清K35mmolL,并伴有低血钾的症状和体征,称为低钾血症。(二)原因和机制1、钾摄入不足2、钾丢失过多3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三)对机体的影响:1、与膜电位相关的障碍2、与细胞代谢障碍有关的损害高钾血症(一)概念血清K55mmolL,并伴有高血钾的症状和体征,称为高钾血症。(二)原因和机制:1摄入过多2肾排钾减少3细胞内钾转移到细胞外
f(三)防治原则:1降低体内血钾总量2、使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