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r
谈谈智障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几点尝试r
r
深圳市罗芳小学谢红r
r
本人有幸参加了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罗湖区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在一次学术沙龙上湖贝小学的艾彬老师提到了她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及分层教学的好处,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因为每个老师都想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业发展。恰逢我校的校本课题就是“小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对这个话题自己有兴趣,也有话可说。r
r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了解学生的差异情况,进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最终达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我就谈谈在教学的常规工作环节:备课、课堂、作业、辅导、评价中应用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以供同行参考、探讨,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r
r
一、备课r
r
课前的备课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备课本、备学生。这两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准备如何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r
r
1、备学生。备课本前先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与能力。分层教学惯常做法是将学生根据各自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等因素,分成A、B、C三个层次:A(学优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中等生):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后进生):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高,纪律、成绩较差。对学生的分层要求老师全面、准确、细致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习惯、性格特征。而且,这个分层是动态的,是随着所学的知识及学生的发展而变化的。另外,我认为为了照顾学生的自尊心,不要公开对学生分层,老师只要心中有层就行了。我的做法是,根据每个单元的内容,将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按照1:2:1的比例编成四人小组而坐。如这个单元是数与代数的教学,某女孩计算熟练,准确率高,算理表述清晰,就把她作为A层放于小组内;下一个单元学习空间与图形,这个女孩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都较差,就要将她定位于B层学生。r
r
2、备课本。首先,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目标。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为例,制定如下教学目标:r
r
r
r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