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
f不超过两个;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进行申报,并划分至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别进行评审。(4)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六、评审奖励1评审方式以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理论性和现实意义科学性、科学性先进性、理论性和现实意义为基本标准,由各学院对上报作品进行预审,组委会办公室负责作品的资格审查,评审委员会进行书面复审和终审答辩,并提出奖励名单。2奖励方式竞赛按三大类作品分别设特等奖(100分)和一等奖(70分)、二等奖(40分)、三等奖(20分),发给荣誉证书,各学院按获奖作品总分相应产生团体金奖、银奖、铜奖,并评出优秀组织奖若干名,获奖作品将成为我校参加广东省“挑战杯”竞赛的重点考察对象。工作要求七、工作要求1做好组织领导工作。各学院组织作品阶段要在学院党政领导的总体指导下进行,各学院开展和组织报送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的情况将作为评选优秀组织奖的重要内容。2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各学院要以本届“挑战杯”活动开展为契机,加大对“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学生更加充分了解“挑战杯”活动的意义、目的和要求,更加积极地参加“挑战杯”的各项赛事。3做好组织参赛工作。各学院要在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的基础上,广泛动员和组织广大老师积极参与指导“挑战杯”竞赛,力争挖掘最优秀的作品参加本次竞赛。华南理工大学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