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辨认其疏散路线和出口。人在烟雾环境中能正确判断方向脱离险境的能见度最低为5米,当人的视野降到3米以下,逃离现场就非常困难。人在烟雾中心理极不稳定,会产生恐怖感,以致惊慌失措,给组织疏散灭火行动造成很大困难。同时,烟气有遮光作用,对疏散和救援活动会造成很大的障碍。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烟雾,也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温不仅可能使心率加快,人体大量出汗,很快出现疲劳和脱水现象,而且会把人烧伤烧死。
二、高层建筑火灾的烟雾流动规律
建筑物内烟雾流动的形成,总的来说,是由于风和各种通风系统造成的压力差,以及由于温度差造成气体密度差而形成的烟囱效应,其中温差和温度变化是烟雾流动最为重要的因素。当房间门向走廊开启时,烟雾的流动情况变得更复杂,它将与建筑物的烟囱效应、防排烟方式、火灾温度等诸多因素有关。
1建筑物内通风、空调系统对建筑物内压力的
f影响,取决于供风和排风的平衡状况。如果各处的供风和排风是相同的,那么该系统对建筑物内的压力不会产生影响,如果某部位的供气超过排气,那里便出现增压,空气就从那里流向其他部分。反之,在排气超过供气的部位,则出现相反的现象。因此,建筑物内通风、空调系统可以按照某种预定而有益的方式设计,以控制建筑物内的烟雾流动。
2气体膨胀。温度升高而引起的气体膨胀是影响烟雾流动较为重要的因素。根据气体膨胀定律,可推算出着火期间着火区域内的气体体积将扩大3倍,其中23气体将转移到建筑物的其他部分。而且膨胀过程发生相当迅速,并造成相当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如果不采取措施减弱,就会迫使烟从着火层往上和往下向建筑物其他部分流动。
3烟囱效应。当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时,由于室内外空气容重的不同而产生浮力。建筑物内上部的压力大于室外压力,下部的压力小于室外压力。当外墙上有开口时,通过建筑物上部的开口,室内空气流向室外;通过下部的开口,室外空气流向室内。这种现象,就是建筑物的烟囱效应。它是由高层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造成的,高层建筑的外部温度低于内部温度而形
f成的压力差将空气从低处压入,穿过建筑物向上流动,然后从高处流出建筑物,这种现象被称为正热压作用。在低处外部压力大于内部压力,在高处则相反,在中间某一高度,内外压力相同,即存在一个中性压力面。烟囱效应随建筑物的内外温度差以及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火灾发生于较低层时,烟囱效应对竖井和较高层的烟污染的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