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活动频率不够高,社区活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4社区管理人才缺乏。农村社区管理需要有文化、有知识、年轻化、有工作热情的新型社区居民参与。但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年大多流向城市务工经商,驻留在村的大部分为文化程度低、生活技能差的中老年人。农村传统习惯在这些人生活当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大多安于现状,对新生事物接受较慢,对社区管理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社区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文化素质、法制观念、服务意识和管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缺乏有效管理的办法和创新意识,且行政化色彩较浓,其管理方式、活动开展、服务实效等都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5投入资金少,基础设施薄弱。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于城市。目前中国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一是政府投入不足,大部分地区仅仅靠民政的福彩公益金投入,没有纳入财政专项支出,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建设的需要;二是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因为可用收入不足而无法建设,即使建设好了,也存在后续资金和经营管理费用的缺口,导致日常服务和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三是社会投入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经济鼓励,企业参与、社会组织投入、个人赞助等社会力量参与严重不足,资金投入未能实现多元化,制约了社区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6缺乏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引导。随着城乡交流的增强和现代文明的推进,农村居民的开放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文明素质有了较大提升。但在转型期农民身上也交织着多重文化冲突带来的矛盾,农民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农村社区缺少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引导,农民业余生活大多以打麻将为主,农民公民意识塑造和农村社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尚未摆上议事日程。
7拆村并点后,社区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在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稀缺的地方,几个行政村合并成一个社区,是符合实际的城镇化道路的正确选择。但是如何实现真正的统一,则需要创造一定的条件。
二、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1完善基层组织队伍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以城镇化的理念改造农村,以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农村,以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支撑农村,进而实现城乡统筹,让农民实现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由于社区管理还处于改革调整发展阶段,一些社区基层组织也才刚刚开始形成,且相关改革措施也尚未跟上,一些农村社区党支部和居民委员会之间、村干部与群众之间出现了许多新矛盾,使社区管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