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露可以向外部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以外的增量信息,调查研究表明,内部控制报告改进了内部控制,提供了额外的与决策有用的信息。通过内部控制报告,信息使用者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企业管理控制是否有效。如果企业有着良好的控制制度,则企业的经营有序而有效,能够防范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反之,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混乱,则风险较大,用户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就必须谨慎,因此,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在进行决策时,除了根据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盈利状况等数量指标外,还较为关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健全性。
二、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改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及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条件来看,有效地执行相关规定,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1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容缺乏统一要求
在我国,对于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一个公认的标准体系。现行的规范制度中提到的内部控制相关内容,其立足点和出发点分别是从报表审计的角度和企业会计控制角度进行规范。在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制定上,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尚存在较大差距,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仍处于自愿披露阶段这导致了上市公司会尽可能选择对其有利的信息进行披露而且披露形式不统一披露的内容过于简单和形式化,信息含量较低。
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定并未得到有效的执行
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主体由谁负责是关系到内部控制能否发挥实效的根本问题。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信息主要是在监事会报告中进行披露但实际执行情况不佳,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普遍薄弱。
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不力
目前我国在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中并没有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发表意见从而难以保证其可信性。内部控制的评价和鉴证是保证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当前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在报表审计的过程为了确定实质性测试的广度和深度而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测试和评价,测试和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对报表数据的公允性和真实性有影响的部分:即内部会计控制部分。由于时间和成本的限制,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报表审计的同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有一定难度。在进行专项鉴证业务时,又缺少统一规范的执业标准,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4不同类别、不同地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披露方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