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
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红色
C
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变浅
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碘水后再加入CCl4,充分振荡,
D
CC14可作为碘的萃取剂
分层,且上层溶液至紫色
【答案】C
10.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逐滴加入②中,预测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①

预测现象
A
浓盐酸二氧化锰
产生黄绿色气体
fB
稀盐酸饱和碳酸钠溶液
C
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D
稀硝酸铜片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无明显现象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答案】C【解析】A.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需要加热,常温下不反应,故A错误;B.先发生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最后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气体,则现象不合理,故B错误;C.常温下,Al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则现象合理,故C正确;D.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气体,不是红棕色的NO2气体,则现象不合理,故D错误。13.利用废蚀刻液含FeCl2、CuCl2及FeCl3制备碱性蚀刻液CuNH34Cl2溶液和FeCl36H2O的主要步骤:用H2O2氧化废蚀刻液,制备氨气,制备碱性蚀刻液CuCl24NH3CuNH34Cl2、固液分离,用盐酸溶解沉淀并制备FeCl36H2O。下列实验原理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NH3B.用装置乙制备CuNH34Cl2并沉铁C.用装置丙分离CuNH34Cl2溶液和FeOH3D.用装置丁将FeCl3溶液蒸干制备FeCl36H2O【答案】D
f14.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湿毛巾盖灭B.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不得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C.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低处去D.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答案】C【解析】A.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湿毛巾盖灭,故A不符合题意;B.钠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不得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故B不符合题意;C.氯气密度大于空气,低处的空气中氯气含量较大,所以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逆风、往高处逃离,故C符合题意;D.由于浓硫酸密度大于水,且稀释过程中放出大量热,稀释时应该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D不符合题意。17.某混合物X由Al2O3、Fe2O3、Cu、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进行如下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上述步骤II可以得出mFe2O3∶mCu=1∶1B.步骤I中减少的3g固体一定是混合物C.步骤II中质量减少的物质一定是CuD.根据步骤I、II可以判断混合物X的成分为Al2O3、Fe2O3、Cu、SiO2【答案】A
f18.常温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