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284,增幅下降109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420亿元,同比增长193,增幅增加147个百分点。(三)船舶工业出口保持增长17月,我国造船企业完工出口船2781万载重吨,占造船完工总量的79;新承接出口船订单2399万载重吨,占新接订单总量的72。
f截至7月底,手持出口船舶订单16558万载重吨,占手持订单总量的88。2010年17月,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628亿元,同比增长157,增幅下降56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业1366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下降149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业571亿元,同比增长262,增幅增加254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184亿元,同比增长91,增幅增加211个百分点。三、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一)抓住市场回暖机遇,积极承接订单17月份,我国船舶企业抓住市场回暖的契机,积极承接订单,新船成交量大幅回升。统计数据显示,17月份,我国月均成交新船订单接近500万载重吨,超过金融危机发生当年2008年月均成交量。特别是7月份单月成交船舶954万载重吨,创金融危机以来最高。受集装箱及油船市场回暖的影响,7月份订单结构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大型油船、集装箱船和工程船上均有所收获,其中油船占7月份承接订单量的35以上,有利于缓解我国手持订单偏重散货船的结构。新船订单继续投向建造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优势企业,17月份,我国45个重点监测造船企业获得的新船订单占全国新承接订单总量的894。(二)重点监测企业利润总额继续增长17月,全国83家重点监测船舶企业(含船舶配套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835亿元,同比增长1353;完成工业增加值5272亿
f元,同比增长135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12亿元,同比增长142;利润总额1664亿元,同比增长2455。四、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造船业产能过剩,加速重组虽然经济指标表面良好,但应该看到今年国内船厂能维持较高的开工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造船行业的运行往往有滞后性,许多船厂依然在消化前两年的订单,特别是延期交船现象在行业内蔓延,老订单与新订单同时在船厂内建造,使得船台空率大为降低;二是目前新造船价格依然维持在低位,吸引了许多抄底的船公司入场订造新船。同时,根据目前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能接到订单的船厂只有部分综合实力雄厚的船厂。随着运力的消化未来几年很多竞争力不强、很难接到订单的船企将面临生存困境。届时船舶市场的产业结构将出现新一轮的整合。眼下大多数船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