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电算化概论
【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会计电算化有一个初步认识。了解会计电算化
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它与手工会计有什么关系,它对我们会计人员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使学生能够读懂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文献和资料,能够理解一些关于会计电算化知识方面的比较前沿的概念和术语,为学好以后章节打下基础。【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发展阶段以及会计电算化和手工会计的比较。
1.1会计电算化的形成与发展
1.1.1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人的一生是极其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更多的时间用于闲暇和娱乐,而把更
少的时间用于工作和谋生,则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正是在这种梦想的激情推动下才不断迎来了科技的发展。
会计工作是极其繁重的,从记账凭证到汇总记账凭证、再到明细账、日记账、总账再到报表、报表分析,其中有很多工作都是重复的、机械的和无效的劳动,如何摆脱这种“文山数海”般无效劳动,而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协助领导分析、判断和决策,则是一代又一代会计人员心中的梦想,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大量应用,是否可以让计算机来完成这些大量重复的工作呢?这一聪明的想法迎来了会计电算化的曙光。
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次利用电子计算机计算职工薪金,引起了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变革,开创了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的新纪元。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当今西方许多发达国家,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以及预测和会计决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我国,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起步比较晚,1979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大规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的第一个里程碑。1981年8月,在财政部、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联合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第一次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就是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应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手工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通过会计电算化,会计处理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这种变化不仅影响到会计实务,也对某些传统的会计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标准,随着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得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