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诚信”浅谈“诚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高校教育中影响大学生主体人格建构的因素很多在此仅谈谈在诚信教育中建构学生主体人格的一点思考。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和守信。诚实就是动机在于传达真实信息的一种行为《辞海》对“守信”的解释是“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对他的信任”。前者是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修养而后者却是着力于人际间的伦理关怀。诚信张扬了人性弘扬了道德关怀不仅是一种童叟无欺的商业精神也是一种道德意境因为它关注如何做人的问题关注如何提升人生的境界表现了人与人之间互视为目的而不是手段的人文关怀。诚信所蕴含的这种道德追求在本质上完全契合于新时期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因为高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固然是培养富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而在道德意义上也正在于寻求和培育更为健全的人格更为完善的人性。就此而言诚信不啻是构建主体人格的一个新的道德楔入点。诚信教育与主体意识的确立。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主体人格得以确立的基础和前提。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它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就此而论主体意识的真谛正是诚信的精神它既包含对他人的尊重又表现出对自己所承担义务与责任的体认与坚守所以诚信教育对于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有重要影响。首先诚信教育有助于确立学生的自我意识。诚信是主体意识的道德基础。诚信是处己的立身之道。没有至少一定程度的诚信个人就站立不起来说出话来没人信你连你自己也会感到怀疑、感到绝望你自己成了前后不一言行不符的断片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更不要说谎言和不守诺将对社会带来的危害以及他在道德上属于恶这样一种基本性质了。诚信本身就是真善美的统一真是诚信的
f基础《增韵清韵》中指出“诚无伪也真也实也”。通过诚信教育使学生发展了追求真善美尤其是求真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学生不仅能认识自己的直观环境而且可以超越直观环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