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而对这些技能、理论知识和态度目标进行分解,形成技能和知识模块。依据已确定的技能和知识模块.按其性质、功能以及内容和它们相互间的内在联系.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知识“必需、够用”为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衔接、定向选择、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开设综合化课程和综合实训项目,重新构建实践技能教学系统和基础理论教学系统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在确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后,围绕工作任务开发专业课程模块的教学及实训内容,形成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模块化课程结构。课程开设分为四大部分:公共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核心技能课和职业拓展能力课。将原有的《汽车发动机原理与维修》、《汽车底盘原理与维修》、《汽车电器原理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自动变速器结构与维修》、《汽车检测和测试技术》、《汽车表面处理与美容》等七门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整合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技术》、《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技术》、《汽车美容与整形技术》等4个专业学习领域.开发出189个项目,共680个工作任务见图2.形成以真实的任务、项目驱动的课程特色。
f围绕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其教学设计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首先.设计教学情境.突出能力培养。教学情境的设计应对教学过程中各环节所涉及的教师、学生、教材、课时、教案、课程项目、任务、教学方法、教具、设施、教学场地与环境及考核方式等妥善地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整合后.按功能形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主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汽车整形、喷涂与美容四大模块课程.实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于一体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具体的做法如下:把每一个教学模块项目化,以模块内的项目为教学单元组织教学.每个项目由
f“应知理论应会实践”两方面所组成。在项目设计时,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可克服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缺点.边学理论边实践,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完成。每一项目的教学.使学生动脑动手,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知识与技能同步获得。模块课程的教学以项目为载体.每个项目在校企合作工厂车间先由专业教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由专业教师和工厂技术骨干进行实践教学。接下来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训练,最后由教师与工厂技术骨干按照项目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