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huatucom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材料细节类分析题
在近几年的国家和各省的公务员考试中,申论试题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一种题型慢慢的凸显出来,成为了申论试卷上的主角,这就是“材料细节类分析题”。这种题型从2010年国考以来,几乎每年都会在试卷中出现,比如,在2010年的国考地市级的试卷中出现的“阐释环保错位的实质是什么”2011年国考地市级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2012年9月份联考中的“文化逆差”以及2013年4月联考中出现的“人口诅咒”等等。这种题型这么频繁的出现一定要引起考生们的足够重视,但遗憾的是很多考生在面对这种题目是头脑中难以形成完整的答题思路,导致所总结的答案总是出现漏掉知识点的情况。在此,我向广大考生提供一种简单便捷的答题思路和技巧,以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首先,这类题目的出现往往是把材料中的某句话或某个词放在题干中做为分析的对象,其实在读完题干之后我们并不能马上得出所分析对象的内在含义,因此,综合材料的内容去分析它的含义才是始终不变的真理。具体做法就是从材料中找到这句话,结合材料内容对其先进行一个概括式的解释,然后再从材料中找出和分析对象有关的问题及表现、影响,原因和对策。比如我们就拿2012年9月份联考中的试题:给定资料8中提到:“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学者并不缺乏勤勉,然而在文化拿来与文化输出的天平上。出现了惊人的失衡,由此导致的文化逆差令人扼腕。”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文化逆差”的理解。很显然我们要想解答这道题必须认准思路:什么是文化逆差,为什么会出现文化逆差,以及怎样解决文化逆差。第一步,什么是文化逆差,就是要结合给定材料去寻找关于文化逆差的信息。给定资料8中第一段介绍了我们在图书的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最高时有15:1第二段介绍了我们在文艺演出的引进和派出收入比是101,长期以来处于廉价交易的状态然后还提到我们2011年的电影的进出口贸易逆差更是达到了406亿元人民币。从以上给定资料中我们可以得出:文化逆差指的是中国在文化产品的对外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文化产品的输入大于输出。第二步,结合给定资料寻找与分析对象有关的问题及表现、影响、原因和对策。很明显“文化逆差”就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而它的表现则包括:图书的进出口,文艺演出的引进与派出和电影的进出口。
辽宁公务员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公安招警村官三支一扶党政公选医学考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