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兰(1973)、加拿大(1973)、澳大利亚(1974)、马来
西亚(1974)、德国(1976)、印度(1978)、菲律宾(1979)、泰国(1979)、中国(1979)、
印尼(1979)等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
度。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
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
推进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进程
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一、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四条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正、
公平,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
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公众参与应注意:
公众参与的建设项目范围重大影响
公众参与的组织者
建设单位
技术原则
(1)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
(2)符合流域、区域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合

(3)符合清洁生产原则
(4)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
(5)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
(6)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政策
(7)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总量控制要求
(8)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要求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引入和确立阶段(1973~1979年)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引入我国;
1978年12月31日,中发197879号文件批转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环境保护
工作汇报要点》中,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意向;
1979年4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在《关于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中,
再次提出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方针政策;
197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规定:“一切企业、事业
ofacu
tbilyredsphSgwk
fofacu
tbilyredsphSgwk
f的通知》。1996年:召开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
的决定》,对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实施“一票否决”,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在环评中强化“清洁生产”和“公众参与”的内容;发布《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
1998年:国务院253号令发布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2年10月28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实施,)。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2002年)在此阶段,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