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利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1、用所给出的钢尺、卷尺等刻度尺,挑选出合适测量工具并测出课桌的长度
m。
2、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密些,
就使用方法而言,不正确.选用正确尺子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
cm。
3、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
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
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
为
mm。
设计意图:第一题通过实践熟练的掌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让学生在实际的运用中发现
不足。第二题让学生正确选用刻度尺,理解刻度尺使用方法中“刻度紧贴被测物体”并
会记录正确的测量值,区分误差和错误。第三题在计算细铜丝直径时,除不尽2083333,
测量结果准确程度一定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时的准确程度一致。
聚焦知识点三: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
,常用测量工具:
、
。
2.值与
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是错误,误差
避免,只能尽量减
小;错误
避免。
3.减小误差的方法:
1
求平均值;
2选用
;
3改进
。
实验设计:利用停表进行时间的测量。
1、停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该停表所示的时间
为
mi
s。
2、单位换算:25mi
s
3、已经在温度升高的相同的条件下,铜膨胀的程度比钢大,在20℃时用一个钢卷尺测得
一个铜块的长度为260cm,若在50℃的高温环境下,再测量一次铜块的长度,则测量的
结果应该是
260cm(大于、小于或等于)。
设计意图:第一题练习了停表的使用,第二题练习了时间的单位换算,虽然很熟悉,但
3
f个别同学还有不知道的,第三题让学生感受到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专题二】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聚焦:
1.物体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
的物体叫参照物。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
设疑:参照物可不可以选择本身作为参照物?
学以致用:
1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中,相对于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运动的物体是()
A.这列火车的机车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
2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
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有动”是选定了
为
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
为参照物。
3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见甲静止不动,丙看
见乙匀速上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