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主题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七讲大气受热过程学业水平测试新人教版
测试内容大气受热过程
测试要求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考点统计2017T11~12、T33,2016T11~12、T32,2015T3~4、T7、T32,2014T2、T5,2013T33、T36,2012T9、T33
考点一大气受热过程一、吸收特点1具有。2二氧化碳、水汽吸收辐射,臭氧、氧原子吸收辐射。二、辐射原理: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辐射的波长越;反之亦然。三、两个能量来源1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四、大气受热过程1太阳短波辐射图中A穿过大气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和反射。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又以辐射图中B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使大气增温,因此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3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作用。考点二热力环流一、概念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的形式。二、形成1形成过程2图示:在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
三、实例
f风、风、考点三大气水平运动一、形成风的直接原因:二、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类型图示北半球
风。。
高空风
近地面风
受力风向
F1F2
力和力共同影响与等压线
F1F2F3
力、力和力共同影响与等压线
突破点一图解大气受热过程
突破点二热力环流的形成一、热力环流形成
二、常见的热力环流1海陆风
ff2山谷风
白天,山坡比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3城市风
夜晚,山坡比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城市热岛形成: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热岛环流的形成:空气在市区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区
突破点三风力大小和风向的判断一、风向的表示方法
风向指风的来向
表示偏东风
二、风向的判断1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其具体方法是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并且与等压线垂直,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2第二步:画风向。其具体方法是首先确定南、北半球,然后用左南半球右北半球手,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近地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