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
曾培炎副总理开幕式致辞
尊敬的主席先生,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在这美好的夏夜,来自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专家、航天官员相聚北京,举行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交流空间的科学成果,探讨空间科技的最新发展,这对于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胡锦涛主席亲自为大会发来贺信,这表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召开。很高兴来参加这个大会的开幕式,并对各位嘉宾表示良好的祝愿!两个空间,星海沧海,人类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对星空充满了好奇。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区的民众,都不约而同思考与时空有关的问题。中国的老子、庄子,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及各民族的神话传说,都表达了对宇宙的认识,以及对太空飞行的向往。在中国,神话,屈原《天问》长诗,敦煌飞天壁画,流传千年,中国最早发明的火箭,便是现代火箭的雏形。到了近代史,随着科学的发展,才使人类探索太空成为可能。特别是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人类探索太空,探索太空活动的逐步发展,极大加深了我们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早在上个世纪中期,中国就利用火箭和气球开展了空间环境探索。七十年代初,开始进行星空、星尘空间环境的研究。进入新世纪,我们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空间科学体系,实现了地基模拟实验和空间实验的配套。同时,我们还开展了空间材料、空间物理和环境探索等等,形成了高水平的空间科学人才队伍。目前,以空间科学研究为基础,空间运用为牵引,中国的空间实验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研发、设计、生产和实验的体系,具备了进一步跨越发展的能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空间探索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不久前,我们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规划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为今后一个时期空间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的要求,将为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并把空间科学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强化空间前沿领域和基础科学的研究,中国将继续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推进绕月工程,开展深空的探索活动,启动空间天文的信息化,进一步开发通讯、气象等资源,继续开展地球空间的环境探测,并提高空间环境监测预报的水平,为人类在太空的活动提供保障。继续有选择地开展空间为主的科学和生命科学事业,按照科学规划的要求,部署宇宙大尺度的物理学规定,建立天体地球观测和探索系统,运用空间科学研究和观测手段,对航天等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