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财务管理岗位:参与企业内部资金筹集管理、投资业务管理、收益分配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等工作。具备上述会计职业岗位的胜任能力可同时胜任会计师事务所会计代理、会计咨询、审计鉴证岗位工作。
高职会计专业应以上述会计职业岗位作为课程开发的平台,其中,出纳岗位业务、会计核算岗位业务是专业基础能力与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会计管理岗位业务是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财务管理岗位业务、会计监督岗位业务是会计拓展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二)确定岗证融合教学思路岗证融合教学思路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要求1岗位是工作的落脚点,就业首先是上岗定位
f会计行业已经形成规范、明确、社会高度认可的岗位分工制度。当前我国会计实务界岗位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操作规程基本成熟,绩效考核指标基本确立。理论和实务都为岗位实训提供了可行性。高职财会专业教育只有盯住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才能培养适应于财会基层一线的财会人才。2证书是行业准入的门槛,是行业知识的证明。我国会计行业已经形成体系完善、管理规范、考试常规化的资格证书制度。已经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为从事财会工作的门槛,且形成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会计师证书的考试制度,财会职业人才取得财会类职业资格证书,是其顺利就业和将来提升的重要条件。
3岗、证融合是理论教学、实训操作与专才教育的结合岗位培训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证书培训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所以岗证相连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的对接。五、调研结论及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会计群各岗位每年需求量巨大”,同时也认识到“会计人才培养必须切合企业实际需要”。因此,我校完全有充分的理由重开会计专业,同时要注重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运行等方面实现“三结合”,即:实现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实现师生与劳动者的结合,实现教学和生产实际的结合,从而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符合学校实际的、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一)专业发展
中职学校的财会专业必须经过专业课程的改革,打破学科体系的
f课程设置,强调专业的实用性,以职业能力为依据;引入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岗前实习,让学生“零距离”专业对口就业;只有这样,中职财会专业才有自己的特色,才能乘上职教发展的列车开创一个新的时代。(二)课程改革(1)紧贴社会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把社会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有机统一。学生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