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增加B.两次工业革命推动C.对外加强殖民掠夺D.“电气时代”的到来12.针对相当长时间内社会主义必须与资本主义并存这种情况,列宁在《论社会主义》一问中指出:“和狼在一起,就要学狼叫。”为此,苏俄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是()A.“加速发展战略”B.“新经济政策”
2
fC.“门户开放”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3.在《二十世纪世界史》中描述道:“德国坦克滚滚地越过波兰边境……在四周之内……波兰已经从地图上消失。”该军事行动实施的是()A.“霸王计划”B.“绥靖政策”C.“白色方案”D.“巴巴罗萨计划”14.杜鲁门总统强调“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为了谋取“领导地位”美国签署了()A.《联合国家宣言》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C.《全国工业复兴法》D.《北大西洋公约》
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第15题8分,第16题10分,第17题11分,共29分)15.(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概从公元前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的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进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进,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材料二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国家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区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徐伟云《徐伟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及其原因,并指出北民南迁的影响。(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国家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区和平”的一个事例,并分析宋代之所以能这样做的原因。(2分)(3)结合所学知识,以南宋农民阶层为例,说明材料二中“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的结论。(1分)16.(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和建立在私有制财产基础上的民主制相反的社会主义,在1917年初次获得了政权。这一种
3
f政治制度如果蔓延开来,很明显会带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