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叠字的艺术魅力
叠字又称重言,是由相同的两个字重叠起来,构成的双音调。是汉语特有的构词形态,细分有叠音和叠词的区别。叠字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往往能加深语义,或泛指列举对象的每一个方面,或表示动作的反复,常常能“状无穷之物,达不尽之意”,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正因为如此,叠字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
中国早在诗经时代就知道运用叠字,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其雨其雨,杲杲出日”,“伐木丁丁,鸟鸣嘤嘤”等等,不胜枚举。叠字的两个字,声母韵母声调完全一致,读起来和谐流畅,它的音韵美和音义美都不亚于双声叠韵,所以在诗词对联中被大量使用。
乐府诗中的《古诗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古诗十九首》之十:“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都是著名的叠字作品。这些叠字或描绘景物,或刻画形象,或叙述情境,无不生动传神,增加了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唐初人寒山所写的这首《杳杳寒山道》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叠字的运用。作者用叠字或描摹声音,或形容形态,使之形成一种模糊的意象,说不清,道不明,而又历历在目,因此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力,给这首诗增加了朦胧美、音节美、幽深美。
词中的叠字当然首推李清照的《声声慢》。词人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空虚,处境的孤独,心情的悲怆,其创意之奇巧,已成千古绝唱,使后人赞不绝口,获得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誉。
元代散曲家乔吉曾仿效《声声慢》写过《天净沙》:“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这首曲虽技巧无创新之处,辞情之深婉沉郁难比李词,然通首叠字的手法技巧亦未可一笔抹杀。除散曲外,元杂剧的代表性作品《西厢记》中叠字的使用也是非常多的,如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片段《长亭送别》中叨叨令一曲,就用了大量叠音词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
叠字一般两字连用,但也有一字由两叠变成三叠来营造幽深的意境,如晚唐刘驾的《春夜》:“夜夜夜深闻子规。”又如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这一句写出了闲居深闺的少女的幽思,对后世影响很大。连现代作家琼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