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我市发展建议
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代表,一方面,光伏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并成长为国际新能源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力量和全球光伏产品的主要生产国,但是多数中国企业既没有核心技术更无成本优势。另一方面,我国是世界公认的未来全球最大光伏市场,但这一市场却没有真正启动。光伏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有核心技术者获暴利,低水平重复建设者“啃骨头”。我们通过收集、加工光伏产业相关信息,提供给大家以共参考。
光伏产业概述
根据光伏特效应原理,通过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的电能称为光伏太阳能,围绕太阳能利用,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光伏发电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主要包括的产业链条包括多晶硅、硅片、电池片以及电池组件。在产业链中,从多晶硅到电池组件,生产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相应地,公司数量分布也越来越多。因此,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利润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多晶硅生产环节,上游企业的盈利能力明显优于下游。目前,中国大陆多晶硅生产获取的利润在最终电池组件产品利润总额中的比例最高,约达到52;电池组件生产的利润占比约为18;而电池片和硅片生产的利润占比分别约为17和13。
1
f世界光伏产业发展情况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一个全球性产业,在目前的中国国内市场还没有成熟,主要是集中在发达国家。世界太阳能光伏产业在能源形势和生态环境压力下,在技术进步及政策强力推动下,光伏产业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能源产业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最近10年1997年2007年太阳电池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13,最近5年(2002年2007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95。特别是2004年德国实施了修订的“上网电价法”后,市场需求急剧扩大,光伏产品供不应求。尽管有材料短缺的制约因素,2007年太阳电池/组件的年增长率仍然达到562,世界太阳电池产量达到了4000MWp兆瓦,其中亚洲太阳电池产量约占世界的65,主要生产国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日本,分别占世界的272,92和23。中国已经成为太阳电池的第一大生产国,2008年太阳电池产量比2007年增长率超过50。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起步晚,发展快。其中光伏发电发展最快。2000年以来,世界并网光伏发电年增长率达60,超过了光伏应用的50。2008年世界并网光伏发电份额超过85以上。这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