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年休假制度实行现状及问题探析
摘要: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并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至今,《条例》已施行近8年,但在实施落实中,部分企事业单位还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尴尬处境,存在职工年休假不能休、不敢休、不愿休等问题。
今年“五一”、“国庆”两大黄金周仍呈现出高速公路拥堵、景点人满为患、大量游客滞留等诸多乱象,且随着《国家旅游休闲计划纲要》的正式出台,再一次让我们反思我国年休假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各企事业单位也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抓紧完善年休假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与调整机制,进一步保障职工休息权。
关键词:年休假;实施现状;完善建议1年休假制度概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建立职工年休假制度是充分体现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具体制度,是尊重与执行现有法律规定的体现。我国《宪法》对于职工所享有的年休假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并且对年休假制度给出了具体的定位,年休假制度是职工享有的基本权利,其不能被企业当做一种福利
f手段。实施年休假制度无论是对构建全面小康社会还是对实
现依法治国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实施年休假制度能够提升职工的幸福感,从而有助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因为小康社会不仅是提高经济水平,而且还包括提高人们的生活指数,而保障职工的休息权则是提升生活指数的重要手段;其次实施年休假制度也是企业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具体体现,通过建立年休假制度企业可以允许职工享有一定的休息时间,这样对于缓解职工的疲惫身体,激励职工更大的创新提供了动力;最后建立年休假制度还可以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健康服务产业,通过实施年休假制度可以让更多的职工参与到健康医疗体系中,让职工享受到健康服务。
2年休假制度的法律根据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基本权利。2004年宪法修正案增加“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用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规定。休息权,作为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大体包含休整权、休假权、休闲权、安宁权,而年休假制度,正是对于其中休假权的重要保障。国际劳工组织1936年通过的第52号《工资照付年假公约》、国际劳工大会1970年通过的第132号新《工资照付年
f假公约》以及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对于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的保障均做出明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