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点间,又进一步选择中间控制点;在中间控制点之间,一般不再设置转角点。所以本次设计只设置三个交点。这样安排平面线形,既使路线短捷顺直,又避免了过长的直线,同时考虑了转角的适当,避免了路线的迂回量太大。
f综合路线特征,本次设计布线时着重考虑了以下几点:路线与农业的关系,尽量避开了高产田和经济作物田以及温室;路线和桥位的关系,在路线走向确定时,尽量选择了在界河河岸窄的地方跨河,并且尽量使得其与界河交角接近垂直,使得桥梁跨径大大减少,减少造价;路线与地方道路的关系,选线时候尽量减少了与地方道路的交叉,尽量不改变原有的道路形态。同时,布线过程中没有迁就微小地形变化,因为这样会使线形变差且增加工程造价和运用费用。
213本设计选线方法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及其它相关的要求,参照相应的选线原则,在1:2000的地形图上选出控制点并定出导向线、路线交点,初步确定两个路线方案。
本设计标段内主要控制点有JD1、JD2、JD3、以及沿线沿山脚走向的的乡村道路路。选线时候尽量避免了路线穿过村庄,同时尽量少了占或者不占经济作物田(如果园桃园温室之类)。尽量减少与地方道路的交叉,无法避免尽量与以大角度相交。选线过程考虑原有的水利电力设施,减少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兼顾了线性的要求,基本上做到路线顺直,没有太多的路线迂回。而且平曲线半径都比较大,满足现代公路高指标要求。
22方案比选
将方案一和方案二从路线线型指标、经济作物田占用、路线迂回情况、与地方道路交叉情况、经济指标、总里程数进行对比,对比情况见表21所示。
表21路线方案比选
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比较
交点数
3
各交点圆曲线半径450、1200、350
经济作物占用情况占用少量经济作物田
3350、600、600不占用经济作物田地
相同方案一较方案二指标高方案二较方案一好
房屋拆迁情况


相同
路线转角迂回情况转角小,迂回少
转角大,迂回大
方案一较方案二好
与道路交角
79度
54度
方案一较方案二好
经济指标
平坦地带填挖量少、经济填挖方大、不经济
方案一较方案二好
与地方路交叉情况1处
1处
情况相同
f总里程数
7126697米
7289356米
方案一较短
分析表21,考虑到二级公路经济指标为重点因素,结合路线总长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路线迂回尽量少的原则;考虑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经过比较后第一种方案要优于第二种方案。所以采用第一种路线方案。
f31平面线形设计原则
第三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