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值得拥有!
在“二模”之后剩下的最后的两个月里,考生复习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制定详尽复习计划,强化复习针对性。
高中地理新课程实行模块教学,内容比较多,在后期复习进程中,应以考试说明为依托,注意考试说明的变化,据此划分知识专题,整理主干知识,形成专题系列,将每个专题系列的复习时间、内容等制作成一个操作性极强的计划,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数,按部就班地复习迎考。
其次,要重视知识梳理,突破重难点。
近两年安徽地理高考命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知识与能力并重,然而能力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对地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缺乏正确的理解,就谈不上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后期复习时学生自己一定要将所学的一些分散在各章节中的、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归类、串联,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模块化,理清基本的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在较深的层次上来同化这些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要重视地理图表分析,强化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后期复习时,对区域地理图表应有足够的重视,重要的世界的和我国的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要通过利用经纬线、河流、区域轮廓建立地理事象的空间参照体系,强化空间概念的培养,并以区域为中心把相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加以综合整理。特别注意世界区域的小比例地图和中国区域的大比例尺地图的空间定位。
第四,要建立高效的复习模式,注重复习效果。
地理复习备考中学生需要抓住两个重点,一是基础知识的复习,越是到后期,越不能放松和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高考试题中考查基础知识的分值还是比较高的;综合知识的归纳总结,特别是一些热点问题,结合区域地图,更需要重点复习。针对这两个复习重点,要提高复习效率,必需以自主学习为主,将学习时间划分成三部分,自我回顾基础知识,查缺补漏;归纳整理章节复习的热点、难点问题,突破重难点;做适量典型题目,检测复习效果,不遗漏任何知识点,确保每一次的复习内容充实,复习效果最佳。
第五,要牢记答题模板,注重知识迁移。
高考试题虽然不会考到教材相同的案例,但一般会考到相应的模式,注意建立正确的答题思维模型,注意不误答,漏答。如原因自然、人为、条件有利、不利、影响正面、负面等等,按模板归纳答题要点,答题才做到有的放矢,克服不得要领的叙述,并注重课本知识迁移,规范使用所学的地理术语,注意科学的语言表述及其语言的逻辑性、条理性,坚决杜绝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