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三元奶粉隐忧
虽然三元上半年奶粉市场营业收入同比出现增长,但销售总额比较少,且毛利率大大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大投入抢占市场份额的背后仍然面临着很多未知的风险。
尽管三元奶粉业绩出现了较快的增长,但北京大本营市场液态奶业绩下滑以及净利润同比下降七成的事实还是引起了业界担忧。近日,三元股份(600429SH)发布上半年业绩报称,公司营收223亿元,同比下降085;净利润为495775万元,同比下降7231。其中,液态奶营收1472亿元,同比下滑376;北京市场营收同比下降796。
9月1日,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元液态奶市场业绩下滑,说明其在北京大本营液态奶市场遭遇挑战。而将战略重点转向婴幼儿奶粉,同样面临着价格战和数百个品牌在其主战场发力的惨烈竞争,虽然三元上半年奶粉市场营业收入同比出现增长,但销售总额比较少,且毛利率大大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大投入抢占市场份额的背后仍然面临着很多未知的风险。
主战场遇围剿液态奶业绩下滑三元股份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主营业务营收为2163亿元,同比下降2,其中液态奶营收为1472亿元,同比下
f降376;固态奶(主要是奶粉)营收572亿元,同比上升526;乳饮料营收119亿元,同比下降1128。北京市场营收1042亿元,同比下降796,而北京市场以外的营收为1121亿元,同比上升了429。
有关专家表示,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三元的液态奶市场份额出现了明显下降,尤其是北京大本营市场下滑严重。虽然北京以外的市场份额有所增加,但总量与北京市场相比,贡献的业绩几乎相当,北京市场仍然是三元的主要阵地,这也意味着未来一旦北京市场出现问题,三元的整体业绩就会出现明显的萎缩。
乳业专家宋亮表示,三元在北京市场主要以液态奶为主,包括低温巴氏奶、常温奶和低温酸奶为主,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在北京市场,常温奶主要以伊利和蒙牛为主导,十年前这块市场就受到冲击,一直影响到现在;二是低温巴氏奶同样受到冲击,其中高端低温巴氏奶在五六年前就从国外开始杀入北京市场,而在近三年朝日、明治等高端巴氏奶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很快占到了主流,三元在高端巴氏奶市场被这些品牌侵蚀,而三元在中低端巴氏奶方面,上门配送做的还不错,但除此之外,整个巴氏奶市场在慢慢萎缩。
在奶粉方面,北京市场主要是一些进口大品牌,国产品牌的份额并不高,主要份额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品牌有伊利、
f贝因美、飞鹤、圣元、三元等,销售量比较高的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