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和食堂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开展生产成本调查组织对食品价格进行监督检查研究制定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及流通环节费用减免政策。
f县委宣传部、县广电局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在《民族日报》、州县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上开设专栏采写系列报道等方式大力宣传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这一新的惠民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县审计局负责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的使用和审计监管每年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防止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挪用、截留等违规行为的发生。
县监察局负责对工作不力、监管不到位的部门、单位负责人实行行政问责。对截留、挪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及因工作失职、渎职等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
2、县、乡、校三级责任人职责
县级人民政府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行动主体和责任主体县长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和配餐指南确定供餐模式和供餐内容制定工作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和监督检查等重要工作对全县学生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负总责。
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协调指导辖区内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帮助学校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乡镇长为主要责任人。
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为直接责任人负责制定学校食堂管理、从业人员管理、食品采购、加工、留样、学生就餐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实施全过程监管严把食品采购关严格索票索证制度妥善保管原始票据认真落实营养改善计划学生实名制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全面实行公开公示制度定期公开资金总量、受益学生人数等信息做到阳光操作公开透明。
f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各自分工履行各自职责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公开公示制。县人民政府建立“11”工作机制即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一个乡镇推行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制度乡镇建立“12”工作机制即一名乡镇领导包两个村推行乡镇领导包村、干部包社制度教育局建立“13”工作机制即一名班子成员包三个乡镇的学校推行班子成员和干部包校制度学校建立“1X”工作机制即一名校委成员包X个班级、一名教师包X个学生、一名后勤人员包X天推行校委成员包班级、教师包学生和后勤人员包日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长效机制。
二、供餐方式
全县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210所其中小学193所含教学点46所初中17所。享受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在校学生36642人其中小学生26873人初中生9769人。由于我县没有具备资质的餐饮企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