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所应拥有的最起码的品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显示了我国有源远流长的感恩情怀与传统。知恩图报一直是我国传统美德中最基本的一点。不懂得感恩,就不会懂得何为人间真情,没有感恩意识,个人的其他道德更是无法建立起来。现代社会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在城市里,“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为社会的主导。在家里,父母、亲人对他们的呵护与关爱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在学校,教师也总是以学生为本,注重鼓励与表扬,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张扬。按理说,在这种关爱和呵护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应当懂得父母和老师为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和劳动。但是恰恰相反,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案例过程简述:“学会感恩,珍爱亲情”演讲比赛:“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伴随着合唱《感恩的心》师生家长演讲会拉开了帷幕。我校家委会的代表们应邀出席了此次演讲会。本次活动以“学会感恩,珍爱亲情”学生演讲,“教会感恩,弘慈孝文化”家长演讲,及“身体力行,扬传统美德”教师演讲三大板块。活动目的是继续加强学校的民族精神教育,教会学生感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努力探寻感恩教育的途径,培植学生的感恩美德,彰显学生的生活责任感。活动结束后,与会的领导给予了本次活动高度评价,认为我班在德育教育的形式上作了一次成功的尝试,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能得到很好的传承,学生就能在和谐社会中得到健康的成长。实施效果:通过“学会感恩,珍爱亲情”的系列化教育。孩子们的言行、举止、都明显不同于以前家长们反馈信息说孩子比以前懂事体谅多了,计较的孩子变得宽容,自私的孩子变得大方。孩子们开始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感谢朋友的帮助,感谢同学的关心,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们。整个校园呈现出一片和谐友爱的氛围。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进一步懂得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一个人对社会、对父母、对亲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他们在给家长的“感恩信”中写道:“原来我对感恩的理解是感谢恩人,而经过学校的教育活动,我终于明白了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怀着感恩的心,感恩面前一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