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长安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文科)
一、单项选择题(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工业区中,工业发展建立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的是
A.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德国慕尼黑
2.有关中国自然区域内部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因降水较少,故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
B.青藏高寒区只有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有种植业的发展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因降水少,故可大力发展旱作农业
D.秦岭淮河以南的华中区、华南区因夏季雨热同期,故它们全都发展水田农业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下图为黄河流域图。读图完成3~4题。
3.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关于其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行政区划为指标划分,但与地形、气候有关系
②一般以山脊、山峰为界
③其界线为分水线
④其界线为集水线
⑤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⑥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4.图中乙、丙、丁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B.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C.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D.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厦门岛早年只是同安县辖下的孤岛渔村,林草丛生,交通闭塞。随着近代海上通商开埠,
厦门日渐繁华,1912年升县,1935年改市,1958年同安县划归厦门市,这就是“古同安,今
厦门”说法的由来。改革开放以来,厦门海陆空交通四通八达,经济社会日新月异,昔日海
岛型城市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海湾型城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7题。
5.下列因素中,厦门岛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A.平坦的地形B.湿热的气候C.稀疏的水系D.环绕的海域
6.区域地理环境中,影响厦门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人口
B.地形
C.交通
D.气候
7.“古同安,今厦门”的说法启示我们
fA.不同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是相同的
B.相同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是不同的
C.相同的地理环境在不同阶段,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D.相同的地理环境在不同阶段,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相同的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呈现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的发展方向的转换。据此
完成8~9题。
8.下图中最容易吸引“移民就业”的工业部门是
A.丁
B.丙
C.乙
D.甲
9.我国“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①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②缓解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
③降低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
④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