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强化经济管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会计法》自1985,年5月1日起施行。《会计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工作进入了社会主义法制化的新时期。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要求,1993年和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对《会计法》进行修订。依据《会计法》,国务院制定发布了《总会计师条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会计行政法规。此外,财政部还陆续制定发、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会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注册会计师法》。“十一五”时期以来,在我国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大环境下,在财政部要求加快推进依法理财依法行政的要求下,我国会计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6年正式建成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2008年,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具有中国特色、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构建完成;发布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会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
f(国办发200956号),连续发布《会计师事务所分所管理暂行办法》《会计师、事务所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制定发布《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十年规划》,印发《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推动会计行业科学发展。三、“十二五”时期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不断完善,客观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在一些方面出现了与现实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近二十年来,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基本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科学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中出现了诸如部分条款内容滞后、某些法规操作性不强等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