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一、知识梳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重点难点分析(一)重点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①提出的背景:1979年初,针对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②内容: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③重要性:它不仅是我国的立国之本,而且还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已被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2)中共“十二大”: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中共“十三大”:1987年,邓小平又为党的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2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邓小平南巡讲话:
1
f①讲话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于1992年初到南方视察。②讲话的重要观点: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能动摇;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发展才是硬道理。③讲话的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阐明了一系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3)中共“十四大”: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4)中共十五大: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二)难点1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