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燃煤电厂脱硫吸收塔火灾事故浅析研究
本文结合我国燃煤电厂脱硫及脱硝技术现状,通过对脱硫及脱硝生产运行中的安全事故的分析,论述了脱硫吸收塔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从专业技术角度剖析了脱硫脱硝系统潜藏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优化的建议,希望借助此文引起相关专业人员的重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近年来,我国紧抓烟气脱硫和脱硝工作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各种类型的烟气脱硫技术,并已投入运行。但随着从国外引进的各种类型的烟气脱硫技术中的脱硫及脱硝系统的投入应用,逐渐显露出我国的相关安全生产知识和经验相对不足,同时也显露出脱硫和脱硝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需要不断的对其进行改进。脱硫技术最早应用于燃煤电厂烟气,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电厂应用最多的脱硫技术。为了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目前出现了很多较为成熟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而脱硫吸收塔是脱硫一体化的重要建筑结构。在脱硫检修过程中,吸收塔筒壁内壁有防腐层,防腐材料多为玻璃鳞片,在进行塔体修复焊接作业时极容易引起火灾;在管路作业时,与吸收塔相连的管路为衬胶管路或PPR管路(均为易燃物),衬胶施工使用的丁基胶水是极易挥发,燃点很低的物质,胶板也是易燃物质,稍有疏漏,就会发生火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发生了脱硫吸收塔失火事故二十多起,既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又延误了脱硫工程的工期,有的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燃煤电厂脱硫安全管理积累的经验,从吸收塔的内部结构、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国内大型火电站避免发生脱硫吸收塔火灾事故提供经验参考。一、脱硫吸收塔火灾成因分析1、脱硫系统结构分析由于目前我国多数电厂都已采用取消旁路的运行方式,烟囱与吸收塔串联在一起,受烟囱自拔力的影响,虽有烟道挡板门阻挡了空气的流动,但受挡板门严密性的限制,脱硫系统的吸收塔内部在停运检修期间多为负压状态,因此联通至吸收塔的管路在焊接作业时,当有焊渣或产生明火时极容易被吸入到吸收塔内的易燃物上,如除雾器模块(PPR材质易燃)、除雾器冲洗管路(PPR材质易燃)、塔壁防腐(玻璃鳞片)、氧化风管路(环氧树脂易燃),而在塔外施工的检修人员不容易及时发现,从而导致火灾的发生。2、施工区未能实行全封闭式隔离
f以往吸收塔火灾失事调查发现,在吸收塔周边10米内,在技术改造或局部维修过程中,没有实行全封闭式隔离。周围有动火工作时,没有采取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