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
心理咨询不仅是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促进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咨询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对心理咨询,要:“严格遵循保密原则,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使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
在咨询过程中能否遵循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关系到心理咨询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也决定咨询工作的成败和效果。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咨询人员必须是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职业人员。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从心理上为来询者提供帮助的活动。它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咨询人员必须是经过严格专业训练,懂得心理学知识、理论和方法的职业人员。因为心理咨询有其特定的目的和任务,特定的操作过程和手段,解决问题需要应用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职业行为,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一般社会交往,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事的职业。它要求咨询员必需具备一定的特殊品质,如心理反应敏感、能认真倾听,富有爱心和合作、亲和能力,相信人
15
f具有成长的可能性,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稳定的情绪等等。当前人们常接触到的心理门诊、热线电话等大多数是由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从事,使人们误以为心理咨询不过是邻里大妈式的苦口婆心,或者教条主义式的空洞说教,影响了心理咨询的信誉。二、咨询要讲究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咨询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有很多,如引导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时间限定原则、“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自愿原则、重大决定延期原则等。其中保密性原则是咨询者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因为来询者的心理问题,一般都涉及到个人的隐私或起码是不愿让他人知道的秘密。如若泄露出去,会使来询者身心受到伤害。只有为来询者保密,才能使其敞开心扉,消除顾虑。因此,在咨询中坚持保密性原则,是对来访者隐私权的最大尊重,是来访者畅所欲言的基础,也是咨询成功与否的关键。咨询者在咨询关系中获得的任何信息都必须无条件地为来询者保密。咨询者在初次会谈中就应向来访者讲清保密问题,对来访者的资料和隐私权保密并作出肯定性的承诺,借此消除来询者的戒备心理。但当来访者的状态或行为对咨询者或他人有危害性的时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