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阶段,又面临着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比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落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积重难返等问题,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节能减排上形势严峻。基于这些原因,有人说,经济要发展,工业是先导,要发展工业就必然有排放。保持低碳状态,除非人们不开车,不烧煤,放弃重工业发展。这种说法显然是极端的。中国有些城市一开始对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很有热情,但后来却不愿意高调践行,就是英文害怕大型的化工、钢铁行业投资受到限制。任何社会都需要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来保障经济的运行和生活的质量,否则社会将无法运转。低碳经济不是要排斥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而应该想办法提高碳效率。在这一点上,科技的力量不可或缺。
f还有人不懈于发展低碳经济,认为这会降低生活品质。大房子、私家车、空调,你用哪一样不是要造成碳的大量排放?这也确实是一个事实。尤其是在大学校园或者企业大楼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每天的碳排放量非常惊人。然而,不能因为对现状的担忧就放弃低碳经济的发展。在低碳经济状态下,交通便利、房屋低能耗舒适是可以得到保证的。欧洲现在有很多零排放建筑,隔热效果非常好,一旦用自然通风、地热把室内温度调控到一个合适的水平,能保持很长的时间。交通领域,我们可以开太阳能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当然这个有些遥远。中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做法就很值得肯定。从北京到天津,乘坐公共交通只要半个小时,何必浪费时间自己开车呢?私家车扎堆在公路上还容易引起堵车。其他地方也一样,可以使用公共交通的时候使用公共交通,生活品质不受太大影响的前提下实现低碳。
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一说到低碳经济就是先进技术,新型能源,成本太高了,难以实现。其实这句貌似很有道理的话是不正确的。从长远来看,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关系到中国能否在这场经济竞争中成为领跑者至少不是落后淘汰者。石油的能源地位已经俞渐式微,今后是碳生产率竞争的时代。中国有些地区为了减少成本,图当前一些蝇头小利,继续进行粗放式的低水平生产,这对我国产品、产业和经济的竞争力是非常不利的,长此以往,就有被排斥出世界经济主流的可能。产品没有人买,生产就难以持续。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观念有重要的关系。
还有人说,低碳经济虽好,但是太遥远,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我们还没有发展到低碳经济水平,等到了那个水平再说。这也是应该批判的一种“怒气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