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表现法。2发展阶段“奇思妙想阶段”,启发深长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物体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个半立体的工艺品。“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制作出立体的工艺品来美化身边的环境,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环保好方法。3收拾与整理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来整洁。三、课后拓展1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来表现各种物体的立体造型。2在生活在,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f第17课《小军号》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对身过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可利用的材料。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如硬纸壳、橡皮泥、陶泥等加工成一把小军号。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身边事物的创新再造能力。教学重点:能掌握军号的特征,独立完成小军号的制作教学难点:设计的小军号有创意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实施:一、课前准备师生共同准备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如硬纸壳、橡皮泥、陶泥、锡箔纸等。二、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英雄儿女的故事引入,让学生明白军号的作用。引导深入观察军号的外形,颜色等。教师可以示范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如捏、折、卷等。教师还可通过示范单项材料制作和多项材料组合的方法,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如可绑上红飘带,让军号更鲜艳)2.发展阶段“奇思妙想阶段”,启发学生学会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能力,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构思奇妙,造型美观的作品。“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求异,才会设计出好的作品。3收拾与整理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三、课后拓展1交流评价作品2课后我们可以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表现各种画面。
f第18课《拨浪鼓》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拨浪鼓。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及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掌握拨浪鼓的特征,能独立完成它的设计教学难点:设计的拨浪鼓新奇、有创意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实施一、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玩具拨浪鼓、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2学生准备一些竹筒(或纸杯、塑料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