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A.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
2.下列选项对研究汉代丝织业的发展,最具史料价值的是A.汉代字书《说文解字》有关纺织业的字中花色品种达二十余种B.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三种典型的丝织刺绣:“乘云绣”、“信期绣”和“长寿绣”C.唐宋时代的绒线毯、元明时代的绒锦和天鹅绒等都是对汉代纺织技术的沿袭与发展D.古罗马普林尼在《自然史》称“中国产丝运至罗马人工巧妙达到顶点”3.《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十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太和五年(公元831年)七月,左右巡使奏:‘不合(不应当)辄向街开门户,悉令闭塞。’”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严格限制州县城市的商品交易C.严格控制城市里坊与市的界限B.导致农村集市贸易无从发展D.抑商政策导致商业发展停滞
4.“洪武初议定,官给茶引付产茶府州县。凡商人买茶,具数赴官纳钱给引,方许出境货卖。”材料说明明初政府A.管控重要商品的经营C.规范海外贸易的程序B.加征民营商业的税额D.限制地域商帮的发展
5.“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A.克服商业危机C.对外倾销商品B.扩大海外市场D.追逐商业利益
6.右图反映了西欧某国的早期殖民扩张,该国是A.葡萄牙B.西班牙C.荷兰D.英国
7.从16世纪初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进行的国际贸易由输出、交换或生产、获利组成。下表三组“商品”在甲、乙、丙三地流动。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当时的哪三个地区组别甲
高二历史试卷1


f商品内容A.欧洲、美洲、非洲C.亚洲、美洲、欧洲
盐、火器、五金、酒、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