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发挥化肥养分资源在中国粮食增产中的作用成了关系到粮食生产的重要问题。从中国历年化肥用量、粮食总产和粮食单产的数值变化可以得出,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粮食总产和粮食单产在不断地提高。相关分析表明,从1949年到2006年,全国粮食总产、粮食单产与化肥用量之间的R2值分别达到09463和09660,均呈极显著相关。多年来大面积的研究试验结果也充分证明,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化肥对粮食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均占到了50左右。全国化肥试验网的研究也表明,化肥对中国粮食单产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57,对提高总产的贡献率约3031。可见,化肥养分资源为中国实现粮食增产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粮食需求的持续增加依然依赖化肥养分资源的持续投入。2中国土壤养分由大面积缺乏向过量累积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耕地主要土壤养分表现为大面积缺乏,依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我国40的旱地土壤全氮含量低于075gkg,30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1,50的耕地土壤速效磷含量低于5mgkg,除黑龙江省以外,几乎所有省市都有50的耕地面积的土壤速效磷含量低于10mgkg。砖红壤、赤红壤地区,红、黄壤地区以及水稻土和灰潮土等地区土壤则表现为缺钾或严重缺钾,而北方的棕壤、褐土区,暗棕壤、黑土和黑钙土等地区的土壤供钾能力较强。经过二十多年的化肥施用和土壤培肥,特别是部分地区的高量施肥,我国耕地土壤全量养分稳步上升,速效养分明显增加,部分速效养分含量已表现为过量累积。如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当前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北地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稳中有升,近20年来占农田面积53%59%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增长趋势,30%31%呈下降趋势,4%6%基本持平;而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由于耕作制度,尤其是施肥管理水平等措施的影响,东北地区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西南地区有升有降。大量研究也表明,一旦氮肥用量超过作物经济最佳施氮量,土壤硝态氮则表现出明显的累积趋势,受经济发达地区常年过量施氮的影响,我国很多地区土壤剖面中出现高量的无机氮(硝态氮和铵态氮)累积,这部分氮素就像土壤中的“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向环境中迁移的危险。20多年来,我国各区耕地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显著的增加趋势,部分经济作物耕层土壤速效磷含量表现为过量累积。对全国1365个耕地土壤和168个菜园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田土壤速效磷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有效磷含量低于5mgkg的土壤面积大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