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活动有利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A开山取石,发展建材工业C砍伐森林,发展木材加工业B围垦湿地,增加粮食产量D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2011年11月29日是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驶抵中山站。图8为“南极科考船航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16流经①②③海域的洋流类型依次是A暖流、寒流、寒流B暖流、寒流、暖流C暖流、暖流、寒流D寒流、暖流、暖流17科考人员沿途可观察到不同的陆地自然带景观,这种景观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A水分B热量C地形D洋流
图9为“1985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3
f18我国A1985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B1987年以来,人口总量持续下降C2002年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死亡率D2006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变化较小19目前,我国人口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迅速C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年净增人口少B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D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出现人口负增长
图10为“1980年以来某城市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交通C矿产资源D地域文化
21为合理规划功能区,该城市工业区宜选址在A①B②C③D④
表1为“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及比重”。据此完成2223题。城镇人数(万人)2000年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14676369832010年22889171533年增长率()4543734542000年596377312城镇人口比重()2010年703560515增长百分点107183203
22有关江苏省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4
fA苏北、苏中和苏南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相同B十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少C2010年苏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苏南和苏北D苏北城镇人口增长幅度较苏南和苏中大23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地下径流增大B生物多样性增加C热岛效应增强D土壤肥力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完成2425题。24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25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
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