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0007
048304840486
0484
0008
054205420543
0542
0009
058805880589
0588
0010
063706370637
0637
0012
070907090710
0709
0014
079307930793
0793
0016
087108710872
0871
0018
096409640965
0964
0020
102710271027
1027
备注:0002molL1下的读数单位本为μs,此处已换算
f六、数据处理
G平均ms
120100080060040020000
00000003000600090012001500180021
图(一)因为实验所得结果的转折点不明显,采用如下方法:先从图(一)粗略估计出转折点在浓度为0009molL1处,在用EXCEL以0009molL1点为转折点画出两条直线,再根据所得方程求解转折点浓度(近似估计)。
电导
电导浓度12
10
y40206x023
08
06
04
02y60725x00548
00
00000003000600090012001500180021
浓度
图(二)解得CMC十二烷基硫酸钠20℃8538×103molL1与文献值的CMC十二烷基硫酸钠40℃87×103molL1相比偏差不是很大。
f七、思考题
1若要知道所测得的临界胶束是否准确,可用什么实验方法验证之?
答:可以通过其他试验方法测定同温度下的CMC,比较检验该方法测得的
CMC是否准确。如表面张力法或紫外光谱法等。
2溶解的表面活性剂分子与胶束之间的平衡同温度和浓度有关,其关系式可
表示为:
dl
cCMCdT
H2RT
2
试问如何测出其热效应值?
答: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临界较束浓度,在绘制dl
cCMCdT曲线即可求出ΔH。
3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否用本实验方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为什么?若不能,则可用何种方法测定?答:不能,因为本实验时采用电导法测电导与浓度变化关系的转折点来确定临界胶束浓度,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导电的离子少,不能用电导法测,可以用表面张力和渗透压法测。
八、实验总结
该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较简单,原理部分也较容易理解,因此在试验过程中没有遇到难处。
希望老师以后可以讲解些其他测定物质CMC的方法。
九、注意事项
1稀释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时,应防止振摇猛烈,产生大量气泡影响测定;2测定时可用电导电极搅拌溶液的同时测定电导率直至电导率不再变
化后记录数据;3每次测定后,必须用下一个待测溶液充分荡洗电极和烧杯,以免溶液浓度
变化引起测定误差;4作图时应分别对图中转折点前后的数据进行线性拟合,找出两条直线,这
两条直线的相交点所对应的浓度才是所求的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f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