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策略)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办事)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推导提示】
“从”的本义是“跟随”
,引申出“归顺”
、
“参与”
、
“随从”等义。
“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
人的形象。
“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
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17、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推导提示】
“殆”本义是“危险”
,它与“精神疲倦”
、
“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
引申。后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
18、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阻,拦)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推导提示】
“当”原义是“面对、对着”
。
“阻挡”当
然要“面对”
,对着某个时候某个地方自然就是“处在
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
。由互相“面对”引申出势力“相
当”
。由“相当”引申出“适合、适当”等义。
19、道
1怀其璧,从径道亡(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12道义:道德和正义
【推导提示】
“道”本义是“大路”
。路的作用是“引导”
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
;抽象意
义即“途径、方法”
;又特指“正当手段”
(如:君子爱
财,取之有道)
;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
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
,而后成为“思想、学说”
。
20、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
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所识穷乏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