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
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
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
四)
【推导提示】“乘”本义是“驾车、乘车”;由这一意
义引申出“乘船”之义;
“乘车”必先“登”车,故有
此义;上了车,人与车相接,故有“连接”义;人上
了车,人便有了“凭借”。做名词时指“兵车”,后又
作量词以计算车马,一“乘”计有一车四马,故又有
“四”之义。
13、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推导提示】
“诚”本义是指“真心,不诡诈”
,故引申
出“真实的”
;进一步虚化为副词“实在,的确”
“果真”
等义。
14、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台阶)
【推导提示】
“除”本义为“台阶”
。又特指“宫殿上的
台阶”;
“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
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
掉”之义;岁月“去掉”
,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15、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借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推导提示】
“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
一是“口供”
,一是“不受”。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
“话、言辞”。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
下“口实”
;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
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
(如“楚辞”)
。
16、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随,随从)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9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
次于最亲的亲属,堂
房亲属)
第2页共17页
f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
纵。合纵:战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