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逻辑学教案第一章引论目的和要求简要地了解普通逻辑学的对象范围、学科性质、发展简史,以及学习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为进一步系统学习普通逻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好思想准备。要求学生围绕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意义问题,结合人们的思维实际,初步了解普通逻辑的一些基本概念;同时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了解学习方法,以便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课时2课时要点一、什么是逻辑二、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三、逻辑简史第一节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一、什么是逻辑1逻辑的语源学:逻各斯、Logic、名学、辩学等。2“逻辑”的多义性:客观规律;思维规律、规则;逻辑学等(1)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例如:“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2)指人类的思维规律例如:“律师讲话的逻辑性很强”。(3)指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科学例如:“今天上逻辑课”。3逻辑的定义(1)狭义而言,逻辑是有效推理的理论。有效推理就是正确地从已知推出未知,并且不会出现真前提而假结论。(2)广义而言,逻辑是有效推理和有效交际的理论。有效交际就是正确地表达和理解,并且理解与表达相一致。【思维训练题】一个猜帽子的游戏有甲乙丙三人,同向站立。在三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主持人给三人各戴上一顶子:红帽或白帽。三人都知道有三顶红帽和两顶白帽。丙可看见甲和乙的帽子,乙可看见甲的帽子。主持人问丙是否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帽子,丙答不知道;又问乙是否知道,也答不知道;问甲是否知道,甲答知道了,是。甲是怎么知道的?他的推理过程是。
二、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1普通逻辑的对象(1)思维的逻辑形式是指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2)逻辑基本规律主要指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3)简单的逻辑方法主要指定义、划分、限制、概括、观察和实验、分析和综合等方法。2逻辑的性质1基础性: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学科分类中,逻辑学列于七大基础科学中,位居第二。“为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
1
f2工具性:提供逻辑手段和方法;“思维的文法”;《工具论》《新工具》、3无阶级性或全人类性:自古以来,中国、印度和西方都曾对逻辑这门学科的发生、发展作出不同程度的贡献。3逻辑形式的结构(1)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表示思维的形式;(2)逻辑变项表示思维的内容。注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