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陈龙
2014年中考物理复习导学案
第二讲三种常见的力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知识梳理】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1、力的概念(1)、定义:。(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②物体间必须有(可以不接触)。()、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三要素包括:。(7)、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通常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注意:①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②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要画得越长。③在力的示意图旁写出表示力的符号,如果力的大小已经确定,还要标清力的大小(如G=10N)。2、弹力1、弹力①、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②、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③、弹力物体叫弹力。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我们平时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弹力、张力等等都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这些力实质上都是弹力。(4)、弹力产生的条件:①;②。2、弹簧测力计①、原理:利用弹簧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只有在弹性形变范围内,它的伸长量才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如果超出弹性形变范围,它就要损坏。②、使用方法A使用前观察:指针是否指零刻线、量程、分度值。B使用时注意I、不要超过它的量程。
f编辑:陈龙
II、拉动时要避免与外壳摩擦,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程度(尽量保证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所测得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可避免上述摩擦)。III、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垂直。3、重力1、重力的由来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大到天体之间,小到灰尘之间,以及地球与它附近的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正是万有引力把地球和其他行星束缚在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运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