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扶贫路真情服务暖人心
记新蒲镇湘江村第一书记杜诺冰年轻、帅气、热情、认真、负责……提到湘江村第一书记杜诺冰,这些标签就很自然的贴了上去。2016年5月,镇宣传委员杜诺冰被下派到湘江村任党支部书记,2016年12月,新蒲镇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后,被正式任命为湘江村第一书记。他牢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日,吃住都在村里,深入田间地头,找问题谋思路为群众排忧解难。短短7个月,“问题村”悄悄变成了“亮点村”,成功脱掉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和“省级贫困村”两顶帽子。深入走访调研,摸清村情民意2004年,湘江村由烂坝村、金竹村、原湘江村合村并组而成,目前辖38个村民组,1452户村民,共4962人。国土面积1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995亩,森林覆盖率达42,处丘陵地带,土地肥沃,民风淳朴,但是由于一些历史、现实原因,湘江村贫困人口达55,公路硬化不到10,被划入省级贫困村,是新蒲镇的“问题村”。初到湘江村,杜诺冰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穷二白,因为长期贫困,民众士气低落,对政府不太信任。”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村支两委成员走访了全村11个党小组、38个村民组的党员60余名,普通群众260余名,收集关于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的意见建议54条,终于摸清吃透村情民意,也为开展工作厘清了思路。另外,建立长效机制,把深入走访调研确立为村委会的工作方法之一,
f组织村支两委全体干部深入到每个村民组,按照“村风文明和谐,民风淳朴向上”的工作目标,认真倾听群众诉求,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定期由党小组长、村民组长深入群众家中收集意见建议,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责任分解到每名干部,建立问题台账,明确回复时限,由村支书负责督促落实,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体民情、解民困、化民怨,切实化解矛盾纠纷。自杜支书任职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100余件,同时,以院坝会、深入走访调研的形式了解村情民意,更接地气,大家敞开心扉,无所不谈,拉近干群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
扶贫先扶智,输血变造血杜支书根据湘江村贫困人员观念落后、文化程度低、技能人才少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扶贫先扶智,输血变造血”的扶贫思路,以文化扶贫、知识兴农带动湘江村脱贫致富。2016年7月,湘江村有15名学生考入了二本以上本科院校,本该高兴的大喜事,有些家庭却因交不起学费一筹莫展。杜支书了解情况后,多方奔走,联系了六家参建企业捐资17500元帮助这些贫困学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