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
和春天一起长大
顺着二楼楼梯走下来,就到了一楼。在拐角处,如果稍加留意,经过这里的老师和学生,都会看到靠近侧门的地方,醒目地放着一个凳子。凳子是普通的,黄色的,学生坐的窄窄的木制的。凳子很老很老了,斑驳的有些丑陋,在灰暗的角落里,微微泛着浅亮。紧挨着凳子的,是一个纸袋子,里面放着一些书和杂志。
下课的时候,通常凳子都是空的,静静地摆放在那里,每个经过这里的人,都会留下疑问:为什么这里会放着凳子,是谁坐在这里。学生是不可能坐在教室外面听课的,况且袋子也不能代替书包啊,里面放的也不是书之类的。老师有办公室,不会享受这样的待遇,家长吗?更不可能,试问有哪个家长会耗费时间在教室外面坐冷板凳?何况对于老师,学生,家长,学校从来没有过坐在教室外面的先例。我们见过放学时家长进校门背着孩子回家的,那个孩子已经有10岁多了,长得很壮实,因为身体有疾患,无法正常走路,放学上学的时候,总有一个中年男人进进出出。为了照顾孩子和家长,学校特意将他们班始终安排在一楼,同学和老师也格外关注。小小的举动对于一个家庭和孩子来说,是很温暖的。当然,我的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可不是他们。
此时的操场是喧闹的,全校学生(不包括一年级)都在操场上做操。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拍有规律地踢腿弯腰,这是每天早晨的必修课。做完操还有十分钟的课间活动时间,操场通常在这个时候会成为欢乐的海洋。老师们站在队伍的最前方
f四下巡视,广播操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突然,我和代同时注意到了,篮球架的两根铁臂中间,有一个孩子在挣扎。咖啡色的风衣,窄腿牛仔裤,一双旅游鞋,看起来似乎和别的孩子没什么不同。只是,有谁敢私自去攀爬这么高的篮球架呢?我和代急速向那个孩子走去,我们都以为那个孩子是自己班上的学生,三令五申的进行安全教育,怎么还有人明知故犯呢?要知道这样危险的举动是被禁止的,深吸一口气,尽量抑制着心中的不快,疾步向前。
近了,更近了,才看到那是一张怯生生的脸,因为头被夹在里面,他正急切地想摆脱束缚。看到有人靠近,他简短地说:“头,不出来。
原来是国豪,看到他的瞬间,我有点莫名的惶恐。这个孩子我是认识的。记得那天下班后,张打电话约我去办公室,说先前她提到的国豪的父母已经在办公室了,让我尽量快点到。急匆匆地走过去,见到了他的父母。年轻的八零后,孩子的爸爸身材健硕,十分健谈;孩子的妈妈憔悴的脸颊,疲惫的眼神给我留下了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