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分厕、从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参与符合角色的行为分别是1379、1552。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对幼儿进行性别教育的方式是“因地制宜”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向幼儿进行性别角色教育,培养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意识不仅仅只从某个活动中进行,还需要通过孩子的日常生活进行。
4针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的影响调查结果
问及哪些因素会影响性别教育的开展时,选择幼儿园是否创设了良好的性别区分环境选项的有97人,选择性别教育活动目标、内容是否正确、教师对性别教育的理解程度分别由有85、84人。问及对幼儿实施性别角色教育的主要难点时,有97人选择幼儿园对性别教育不重视,使得教师之间交流少,信息传达不够,且通过调查得知被调查的幼儿园中,只有一位男教师,当问及男教师的数量与儿童性别角色教育是否有影响的问题时,大部分的教师选择有影响,并认为男教师更有助于防止男孩子偏女性化。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幼儿园对性别角色教育重视程度,教师对于性别教育的理解水平,还有男教师的数量都会对幼儿性别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针对以上36岁幼儿性别教育调查结果,为促进幼儿性别认知的科学发展与性别意识的正确形成提出了建议:
1以游戏方式融入性别教育内容。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增进彼此性别的初步了解,减少性别偏见,使不同性别的幼儿气质和性格取得互补、充实各自的心理内容,是一种较好的性别教育手段。因而幼儿教师可以在游戏中融入性别教育内容,使活动内容贯穿于整个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此外,教师对男女幼儿的不同看法和态度,影响着男女幼儿在性别角色的形成发展,影响着幼儿对言语、行为和态度对幼儿性别角色的定位,以促使幼儿性别角色认知的健康发展。
2加强家园合作。以家园合作的方式去渗透性别教育。在家庭当中,往往会存在家长对幼儿的宠溺现象,过于宠溺会导致孩子不愿意自理,男孩变得依赖柔弱,这都会阻碍幼儿性别角色意识的正确发展。家园合作可以使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关注幼儿生理发展的同时还要关注其心理发展,及时纠正幼儿身上的问题,促使其性别认知的发展。同时,家园之间的沟通,使家园要求一致,幼儿在幼儿园中所获得的经验便可以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
3在幼儿园教师队伍中加大男老师比例。当前,家庭中父亲的教育缺位导致幼儿对角色认知不足,男老师的加入有利于为幼儿树立榜样形象,塑造男子汉气概。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