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南宁市第四十一中学蓝娟
【摘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关于学生学习困难的研究日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是因为新课程倡导全体学生的教育,而学科的学习困难成为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因此,为了改变学生学习困难的现状,我们有必要研究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运用归因理论来进行学习困难的研究,并将学习困难的归因研究应用于物理学科,对普遍存在的物理学习困难进行归因分析和实践研究。【关键词】学习困难策略物理良好学习习惯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人的先天遗传因素不同,而且表现在人的后天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也有区别,因而决定每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乃至最终能达到的发展水平都是不相同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学生的这种差异表现在学习上就出现了学困生。有效转化学困生,一直是教师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两极分化现象更为突出,因此研究如何培养学困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就很有必要: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深入细致地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因素,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平时观察、调查分析、个案研究等方式,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家庭教育等多个角度对学困生成因进行了分析。1.智力方面的原因。智力因素主要有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我们通过大量阅读文献资料,分析研究本校学困生个案,对智力方面的成因进行了解分析。发现,智力因素确实是造成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智力在世界各国人口中是按常态分布的,即两头小,中间大。在北京市的取样调查中,智力发育很差的弱智儿童约占千分之三左右,而智力极其优秀的天才儿童也占千分之三左右。心理学家推孟对218岁之间2000多人的测查,发现一般人口中智力商数的分布情况如下:
fIQ等级(智商)
分布状况()
70分以下
占3(心智力不足)
7079808990109110119120139140以上
占8(临界智力)占16(智力中下)占46(智力中等)占16(智力中上)占10(智力优秀)占1(非常优秀)
从以上智力分布模式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人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有明显智力问题的个别孩子可能被安排在特殊教育机构,而更多心智力不足、临界智力的学生在我们正常班中,这部分学生占到了10左右。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学生,是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